通過一些在對東通工的成長懷有極大信心的在美朋友的大力支持,WE公司終于同意向東通工轉讓非常寶貴的晶體管專利了。當時,WE的技術人員曾多次建議東通工將這種有意義的技術制作助聽器。但盛田先生卻認為助聽器不會有太大市場前景,并不打算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。
在美國和歐洲,盛田先生感到了那里的強大實力,特別是德國雖然同為戰(zhàn)敗國,卻擁有非常雄厚的技術力量,而且這種力量的形成是具有漫長傳統的。“東通工究竟能不能和美國、德國并駕齊驅、在全世界開拓市場呢?”曾經深信東通工的產品終究有一天會走向世界市場的盛田,此時漸漸開始變得失去自信了。
帶著這種心情,他來到了荷蘭。這里是飛利浦公司總部的所在地。荷蘭是一個農業(yè)國,其情況同當時的日本有些相近,但飛利浦卻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影響力。就是來自這樣一個小小荷蘭(乘火車4個小時就能橫穿國境)的飛利浦公司卻對世界電子產業(yè)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就是在這個毫無工業(yè)基礎的土地上,菲力普博士構建起了飛利浦王國。
“菲力普博士能做到的事,我們也能夠做到。我們也會擁有機遇的。”荷蘭之行又使盛田先生找到了勇氣和信心。在給井深先生的信中,他寫到:“來到荷蘭后我受到很大鼓舞,我堅信我們也會有機會將我們的產品銷往全世界。”
——摘自為紀念索尼公司成立50周年而編纂的《源流》一書